——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紅色旅游發展典型案例
國家發展改革委
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云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動和領導了威震南疆、彪炳史冊的百色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地。在這場起義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為后人留下了一大筆的精神財富,也為百色發展紅色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百色市紅色旅游資源主要分布于右江區、樂業、凌云、平果、田東、田陽、靖西、那坡、德保、田林、隆林各族自治縣等區縣,共62個單體(景點),是全國十二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之一。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堅定了百色堅持以紅色旅游為基點、以紅帶綠聯動發展的旅游發展思路。
打造紅色品牌,提升紅色旅游核心競爭力
百色是一片紅色熱土,有著豐富的革命歷史文化資源。近年來,以百色起義紀念館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契機,百色市實施百色“古城恢復、紅城提升”工程,打造百色起義紀念館、紅七軍軍部舊址、紅七紅八軍樂業會師舊址、平果蘇維埃政府舊址、田東百谷紅軍村、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紅軍巖通天河、那坡縣烈士陵園、靖西市烈士陵園等知名紅色景點,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紅色旅游經濟快速發展。據統計,2019年全市紅色旅游接待人數1510.2萬人次,紅色旅游消費152.5億元。
整合紅色資源,推進紅色旅游核心區建設。景區分布分散、開發管理各自為政是制約百色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主要因素。為此,百色整合紅色旅游資源,注重域內的資源優化組合。紅色資源整合方面,在域內,通過深入挖掘和研究桂西革命歷史過程中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紅色資源,集合起來打造生動而富有精神指向的專題園區,整體保護、研究和開發革命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旅游品牌和百色城市“名片”,提升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效果。在域外,積極開展跨區域、跨省紅色旅游的聯合協作發展。一是“紅紅”組合,充分利用高鐵逐步與滇黔桂接合部城市間進行互相鏈接,探索建立左右江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旅游聯合體,打造協同發展的精品旅游線路。即精心打造好右江緬懷紅七軍之旅、左江追尋紅八軍足跡之旅的兩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合力建設好“左右江紅色旅游區”。二是“紅綠”“紅土”“紅彩”結合,即將百色豐富的紅色旅游與自然生態、民俗、民族文化等旅游相結合。例如,百色起義紀念館附近的平圩民族村、瀨浩新村,樂業紅七軍紅八軍會師舊址附近的火賣生態村等地的農民,通過包裝土特產品和制作民族工藝品、民族服飾、竹木雕刻等出售,人均年增收1500元。同時,利用邊關優勢,把紅色旅游和南國邊關風情游結合起來。開通中國百色至越南高平邊境旅游,并把旅游業作為“白(糖)、黑(錳)、紅(紅木)、綠(旅游)”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加以培育和推動。三是“強強”聯合。成立了廣西首個紅色教育聯盟,百色干部學院、市委黨校等49個紅色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將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開發精品教學路線、打造精品教學課程,為主題教育做好高質量服務。據統計,百色市紅色培訓機構由原來單一的百色干部學院、百色市委黨校發展到近20家,2019年承接來自全國各地游客715批,171.83萬人次。
加大資金投入,夯實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利用國家紅色旅游開發政策,爭取專項資金和國債資金投入,支持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自2014年起,百色市通過爭取
上級資金、本級年度預算安排、新增債券等方式,安排到位資金2.05億元,全力支持百色起義紀念園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設。歷年來,全市累計投入200多億元,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旅游景區的可進入性。資金的充沛,極大地改善了百色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航運、口岸“五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交通條件的改善,為推動百色紅色旅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施“旅游+扶貧”,依托紅色旅游助力精準扶貧
一是實施景區品牌帶村,實現景村共建共享。例如,凌云縣浩坤湖景區在創建4A級景區過程中建立資源租賃、景區收入分紅、資產入股、提供就業崗位等助農增收模式,周邊206戶農戶將965畝土地租給旅游公司,旅游投資公司將門票總收入按照比例平均分配,作為當地村集體的經濟收入,并吸納當地貧困群眾157人參與景區建設,年人均可增收1446元。二是實施線路品牌帶客,助推鄉村旅游發展。例如,德??h那溫村以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切入點,成立了百色市首家旅游專業合作社,打造了那溫花海,實現農業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特色產業覆蓋率達100%,該村每年僅是門票收入就有60多萬元,2018年全村已整村脫貧。三是實施示范品牌帶產業鏈,發揮示范帶動引領作用。田陽縣巴某村依托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等自然稟賦,著力打造“18°巴某涼泉度假村”。巴某村村民合作社與華潤五豐公司簽訂巴某村旅游項目合作協議,合作期限10年,合作社每年可獲得收益35萬元,其中20萬元收入歸民宿戶所有、15萬元作為村集體收入,前往該村的游客絡繹不絕,成為百色鄉村旅游的新熱點。
紅色旅游促振興,助力脫貧顯成效
一直以來,百色市堅持走以紅色旅游為重點、以紅帶綠的旅游發展道路,大力挖掘紅色精神內涵,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強化紅色旅游教育功能,積極打造以百色起義紀念園為代表的紅色旅游景區,培育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深化紅色旅游國際合作,使紅色旅游成為百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成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接受紅色精神洗禮的重要陣地。在紅色旅游的影響和帶動下,百色市的長壽養生體驗之旅、奇山秀水休閑之旅、中越邊關探秘之旅、少數民族風情之旅等旅游線路也逐漸“走俏”,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紅色旅游促振興老區脫貧攻堅作用顯現。截至目前,全市擁有百色起義紀念園景區1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西林宮保府景區、黎明通天河景區等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田東縣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景區、樂業縣紅七紅八軍紀念館景區、靖西岜蒙福峒山、凌云獨秀峰景區、凌云博物館5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通過不斷豐富紅色旅游產品內涵,創新宣傳方式,“百色風雷、兩江紅旗”的紅色旅游主題形象凸顯,“感恩祈福紅色之旅百色”“鄧小平足跡之旅”品牌逐漸唱響全國,紅色旅游已成為推動百色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推動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之一。